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概况 > 学院简介 > 学院荣誉 >
 
四川外国语大学与重庆市律师协会达成涉外法治人才共育战略合作协议暨川外涉外法治学院正式揭牌
 

2025年5月29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的战略部署,深化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与重庆市律师协会成功举办“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合作研讨会”,期间双方围绕“深化重庆市律协与川外合作,共育涉外法治人才”主题展开深入交流,并举行了“川外涉外法治学院”揭牌仪式及合作协议签署,标志着重庆市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开启校协深度融合新篇章。

本次研讨会由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功主持。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严功军在欢迎辞中,以学校深厚的语言文化底蕴为切入点,深入阐释了川外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他指出,川外近年来积极顺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实现了从单一语言技能培养向“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跨越式发展,这一转型恰与国家涉外法治人才战略需求形成高度呼应。严功军副校长强调,此次合作不仅是校协资源的优势互补,更是服务国家战略、助力重庆开放发展的重要举措。他期待通过双方深度协作,共同构建“语言基础+法律素养+国际视野”三位一体的创新型培养体系,打造立足重庆、辐射西部的涉外法治人才高地,为新时代重庆市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严功军副校长

严功军副校长

重庆市司法局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市律师行业党委书记李友生在致辞中对本次合作表示热烈祝贺,他高度肯定了川外在涉外人才培养及国际学术交流方面取得的成就。他强调,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和内陆开放的重要枢纽,亟需强大的涉外法治体系、高水平的涉外法律服务和人才支撑,以更好地服务于国家战略、助力于更高水平开放。李友生主任特别指出,本次合作应当坚持实践导向,推动学用结合,将高校深厚的理论资源与律师协会丰富的实践平台深度融合,尤其要依托重庆与东盟地区密切的商事往来实践基础,培养出能真正解决国际法律实务问题的顶尖人才。

 

 

李友生主任

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李友生主任与严功军副校长共同为四川外国语大学“涉外法治学院”揭牌,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功、院长王伟一同见证。随后,四川外国语大学严功军副校长与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何洪涛正式签署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为两单位未来具体合作项目的落地实施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框架保障。


何洪涛会长

何洪涛会长

 

揭牌仪式

涉外法治学院揭牌仪式

揭牌与签约仪式后,全体与会人员就如何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共建实践基地、推动师资共享、服务区域涉外法律需求等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自由交流,凝聚了广泛共识。


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院长王伟首先系统介绍了学院的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师资力量及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成果与规划,并对学院与律师协会未来的合作提出了展望。重庆市律师协会会长何洪涛强调,此次合作将着力加强律协与高校的深度协同,核心在于精准对接法律服务行业的实际人才缺口及当前涉外业务中面临的具体、紧迫问题。


刘玉梅处长

刘玉梅处长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谌华侨提出了若干合作建议,指出可充分发挥川外学生卓越的语言技能和人文社科研究优势,在深入涉外法治理论学习前,将学生派往目标国家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针对现有研究揭示的问题清单以及目标国的配套法律制度进行实地考察和验证,最终形成详实的企业“出海”前期国别法律风险与营商环境报告。


谌华侨处长

谌华侨处长

重庆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方海平聚焦国际化进程中的实践挑战,强调未来的合作需深入探索更具操作性的国际化路径,特别是研究如何有效应对目标国的具体法律实践难题、复杂的经济法律制度以及独特的风土人情等“本土化”关键要素。他重申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和法律实务痛点为导向,并特别提出期待与川外联手筹办针对涉外企业从业人员的专项继续教育培训项目。

市律师协会西部陆海新通道专业委员会主任冷开伟强调合作应紧扣重庆本地发展的实际需求,表示“市场需求是根本,解决问题是关键”。他高度认同将高校的人文研究成果应用于对目标国客户群体的精准画像分析,并呼吁制定更加具体化的律师行业与高校教师、研究人员的合作计划。重庆律师协会行业发展部主任冉钧木着重强调了在操作层面深化合作的必要性,期待在案例共享、实习基地建设、实务课程开发等方面与川外建立更紧密、更具实效的合作机制。

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涉外法治学院的成立及系列合作举措的落地,是重庆市整合高校学术资源与法律行业实践力量,协同推进涉外法治人才供给侧改革的关键一步。川外涉外法治学院成立后,将以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对外开放政策为依循,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为宗旨,不断整合学校丰富外语资源,实现与法学人才培养的深度融合,以打造英语为核心语种的国际经贸规则人才、多语种为支撑的区域国别法治人才、对外话语传播为重要技能的中国法治传播人才的多元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德法兼修、语种支撑、AI赋能、校会协同”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生态,为国家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优秀的“川外模式”。今后,川外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与重庆律协将实现强强联手,不仅为重庆建设内陆开放高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提供了亟需的法治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也为全国探索高校与律协共同培养涉外法治人才贡献了具有示范意义的“重庆方案”。


合影

合影


关闭窗口
 
   

办公室电话:65336130  辅导员电话:65313303 65360581 65327561  
地址: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区行政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