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院系新闻 >
 
​我系王甍老师作品获“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铜奖
 

我系王甍老师作品获“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铜奖


       9月10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深圳市设计之都推广办、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主办,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承办,并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成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项目,获得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支持,以及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重点科研项目配套支持的“从洛桑到北京”第九届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日前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隆重开幕.

“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自2000年举办,至今已举办8届,成为国际知名学术品牌。这次展览收到了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54个国家和地区千余位作者的作品,国内涵盖102所高校,28个省、市、自治区(包含香港、台湾地区),入选作品221件(套),入选率仅为23%,创历史之最,这是世界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国际纤维艺术展。我系王甍老师的作品《天罗·漫》入选第九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获铜奖。
       作品《天罗》系列的创作灵感便是来源于我国悠久的纺织历史以及绢、纱、绮、绫、罗、锦、缎、缂丝等织物的纺织技术。古代纱罗织物是用复杂的纠经织机织成,工艺特殊而复杂,是丝织品中的高档品。《天罗》系列作品选用的材料是麻,织法也并非传统的纱罗纺织技法而更接近渔网的编织方式,但其创意核心仍旧是以纯手工的方式再现和放大传统编织技巧之美。罗织技法的最大特点就是经丝相互缠绕纠结,没有普通织物上经纬交织的纹路,而是形成一种独特的带孔眼的肌理。《天罗》系列作品的创作借鉴了罗织这一特点,作品中使用的麻线全部用手工煮染方式上色,然后按色彩渐变的规律自由穿插而成,根据色彩的渐变适当的进行疏密关系的处理,使作品肌理于无序中呈现出一种有序的变化。麻线的质地增强了作品的垂坠感和厚重感,而布满孔洞的织纹肌理又使作品在整体上有着沙罗织物一样的半透明感。作品命名为“天罗”,即是寓意此种编织技法的天然、无序与纯粹,代表着向传统的回归与致敬。
       王甍老师,我系副教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纤维艺术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纤维艺术的创作与研究。王甍老师的此次获奖,体现了社会学系教师队伍的高水平高素质,同时也标志着社会学系师资队伍的建设有了新的成效。
 

 

 

 

图片来源:“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微信公众号

关闭窗口
 
   

办公室电话:65336130  辅导员电话:65313303 65360581 65327561  
地址: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区行政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