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院系新闻 >
 
川外社会学办学十周年学术名家讲座系列(二十):武汉大学贺雪峰教授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
 

2021年12月11日晚上,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川外社会学办学十周年(2011-2021)学术名家讲座”系列第二十讲通过线上腾讯会议成功举行。本次讲座邀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武汉大学社会学院院长贺雪峰教授担任主讲人,讲座主题为《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十五个判断》。我校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教师、研究生、部分本科生和院外师生共20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张勇教授主持。

本次讲座分为两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为贺雪峰教授与我院部分社会学教师的专业交流。首先,林移刚院长对贺雪峰教授表示欢迎与感谢,然后向贺教授介绍了我院学科、专业的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发展现状以及取得的成就,并向贺教授请教关于社会学学科专业方向设计、平台建设等各方面的问题。贺雪峰教授对我院社会学发展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对我院社会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宝贵意见,表示期待与我院各位老师共同进行学术交流与探讨。

第二个环节为面向全院师生的学术讲座。讲座伊始,主持人张勇教授对贺雪峰教授的学术成就进行了简要介绍。贺雪峰教授以“不了解农民,不了解农村,就不了解中国”为引言,正式开始了《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十五个判断》的演讲。

b553b6b8f6247f67414527085e11f48

首先,贺雪峰教授就“乡村振兴为了谁”进行了简要讨论。他指出要明确乡村振兴为了谁,最基本的是对农民群体进行区分:一是农民相对于城市、知识分子等群体来讲相对弱势;二是农民整体数量非常强大,农民群体中还存在老人、收入低于平均水平者、无收入者等弱势群体,乡村振兴是为了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民和农民中的弱势群体。

756dbb5fc81d607bca344ce2fc165bd

在讲座中,贺雪峰教授强调“农村是中国现代化的稳定器和蓄水池”这一概念,指出我国目前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仍是基础性的,并向大家阐述了从现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使乡村振兴战略发挥重要性的15个基本判断,就乡村振兴的阶段划分、农村农业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农民致富机会在城市、当前农业土地细碎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随后,贺雪峰教授结合亲身经历教导同学们“看问题最怕的不是错误,而是肤浅”,勉励同学们戒骄戒躁,不要一味追求“符号”,要脚踏实地、认真学习,充分阅读经典著作,勤练“内功”,切忌急功近利、投机取巧。在接下来的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表自己的看法,就乡村振兴、专业学习等问题向贺教授请教,贺教授耐心细致地逐一答疑解惑,同学们纷纷表示获益良多。

QQ图片20211213142357

最后,张勇教授以“把握时代发展脉络”、“怀有激情与现实关怀”、“理论与现实的高度结合”三个感想对贺教授的演讲进行了总结,并表示对本次讲座的精彩内容仍然“意犹未尽”,期待有机会邀请贺教授再来指导和讲学。

随着本次讲座的结束,“川外社会学办学十周年(2011-2021)学术名家讲座”系列也圆满收官。我院社会学专业在创办十周年之际,特地举办一系列学术名家讲座,彰显了“取经问道,聚焦学术前沿,融会沟通,凝练学术特色”的理念与追求,必将促进社会学专业未来的良性发展。

关闭窗口
 
   

办公室电话:65336130  辅导员电话:65313303 65360581 65327561  
地址: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区行政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