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院系新闻 >
 
川外社会学办学十周年学术名家讲座系列(十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冯喜良教授为我院师生作学术报告
 

11月12日,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川外社会学办学十周年(2011-2021)学术名家讲座”系列第十二讲,通过线上腾讯会议成功举行。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冯喜良教授担任主讲人,讲座主题为《新形势下灵活雇佣的发展趋势及其规制》。我校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教师、研究生、部分本科生和院外师生共300余人聆听了本次讲座。会议由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主任唐伟博士主持。

本次讲座共分为两个环节进行。首先,在冯喜良教授与我院社会学专业教师进行的座谈会环节中,林移刚院长对冯喜良教授的到来表示了欢迎与感谢,随后由邓晓梅副院长就我院社会学专业一直以来的发展历程、师资力量、办学特色以及专业成果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总结了我院在未来专业发展规划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及挑战。在与各位老师进行愉快交流后,冯喜良教授肯定了川外社会学专业目前已取得成就,指出了我院在现有专业基础上所拓展的学科特色,并希望我院社会学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凝聚主题、打造方向、积极培育出更有学术影响力和研究质量的科研成果。

在接下来的讲座环节中,首先由唐伟博士就冯喜良教授的学术成就进行了详尽的介绍。随后,冯喜良教授以新形势下“灵活用工”、“灵活雇佣”的概念为切入点开始了本次讲座,并从“灵活用工的发展趋势和性质”、“灵活用工与劳动关系碎片化”、“灵活用工管理的新形势”、“需要继续解决的新问题”以及“精准化管理”五个部分进行了详尽探讨。讲座中,冯喜良教授首先通过举例介绍了日常中的“灵活用工”,从而引出了在“灵活用工”中劳动关系派与非劳动关系派对于劳动关系性质的两派之争,并通过对其劳动关系碎片化的形成原因以及当前形势新转变所带来的系列影响进行分析,来回应新形势下灵活用工所需要解决的“符合劳动关系的标准如何设定”、“劳动过程中如何确定各类标准及管理措施”等新问题,并指出了“灵活用工”的未来将会向着平台雇佣的日益规范化、高技能人才兼职问题的显性化以及多元主体积极协同的趋势不断发展。

冯喜良教授在“灵活用工”讲座中提出的相关观点和真知灼见让大家受益良多。唐伟博士对冯教授的精彩讲座进行了总结之后,参加讲座的师生们也纷纷通过留言方式与冯教授进行了积极而深入的互动交流,大家踊跃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和相关困惑。肖甜同学询问了在平台工作外包背景下,消费者权益受损平台与外包方的责任应该如何界定的问题;白宇星同学表达了自己对于人工智能的日益成熟是否会使低技能劳动者的未来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的担忧;李俊甫和王阳同学则分别提到了劳动者如何应对当前工作文化中的‘996’、‘弹性加班’等现象的问题。冯喜良教授对同学们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一一解答,不但加深了同学们对于“灵活用工”的认识和了解,也让大家的学术视野得到了更好的扩展。自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关闭窗口
 
   

办公室电话:65336130  辅导员电话:65313303 65360581 65327561  
地址: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区行政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