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院系新闻 >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举行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
 

2023年5月15日上午,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在西区立德楼C216会议室举行。学校王仁强副校长、重庆市秀山县民政局、重庆百康年养老发展有限公司、重庆上游新闻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市京师(重庆)律师事务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乡村发展研究院、北京市隆安(重庆)律师事务所、上海段和段(重庆)律师事务所、重庆鉴识律师事务所、广州博郎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华润万象生活物业重庆公司、龙湖物业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以及学校学生处处长崔光军、招生就业处处长申安桂、教务处副处长张庆、科研处副处长马武林、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等出席仪式。会议由学院党总支书记陈功主持。

会议现场照片

学院林移刚院长在致辞中首先对校领导、校外合作单位对学院的关心、厚爱和支持表示感谢。林移刚介绍了国际法学与社会学学院近年来在学科建设、学生培养以及合作共建方面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学院立足于国际化、本土化两大特色,依托校地、校企资源,强化实践教学,专注培养涉外法治人才、社会治理人才。此次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的共建,将有利于提升我院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水平,期待与签约单位全面合作,并结出累累硕果。

林移刚院长致辞

学院学生代表杜舸菲在发言中分享了自身的实践经历与收获。她谈到此次共建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和实践教学基地将有助于打破高校与实践的壁垒,引进校外优质资源,联合培养高素质人才。她承诺,我院同学将珍惜机会,不断打磨能力,学习真本事,练就真本领。

 学生代表杜舸菲发言    

签约合作单位代表,北京市京师(重庆)律师事务所主任胡政武律师在发言中表示,川外的办学特色同京师律所的办所理念高度一致,希望实现学校与律所的双向互补、强强联合。京师律所将从共建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共建法治教育基地、党建共建结对等方面与学院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卓越涉外法治人才,共同提升重庆教育对外开放水平。

北京市京师(重庆)律师事务所主任胡政武发言

 广州博郎翻译服务有限公司知识域部经理侯翔宇在发言中表示,该公司创始人是川外优秀校友,对母校充满感情,特别希望通过共建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为助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广州博郎翻译服务有限公司经理侯翔宇发言  

重庆上游新闻传媒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王成在发言中表示,期待双方精诚合作,进一步发挥川外特色,推动校企双方在新媒体领域的深度融合、协同攻关。也借此机会全力打造区块链媒体生态系统,传播重庆声音、讲好重庆故事。与川外共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并为其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和平台。

重庆上游新闻传媒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王成发言  

重庆市秀山县民政局局长陈兵兵在发言中表示,川外近年来对口帮扶秀山,持续助力秀山推进文化振兴、人才振兴,大力推进秀山乡村治理,赋能乡村振兴。此次双方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必将有力推动秀山县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她期待双方深入合作,为社会培养更多基础社会治理人才。

重庆市秀山县民政局局长陈兵兵发言  

随后,在全场参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学院院长林移刚与各单位代表共同签署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学生处处长崔光军、招生就业处处长申安桂、教务处副处长张庆、科研处副处长马武林等为合作单位授牌。

签约暨授牌仪式  

最后,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仁强教授代表学校讲话。他首先对出席仪式的来宾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办学特色以及未来规划。他指出近年来,四川外国语大学高度重视新文科建设,加强多学科交叉融合、多主体协同育人。此次校地合作,深入契合国家发展形势,精准对接重大发展需求。他殷切期望签约各方以此次签约为起点和重要契机,充分整合多方资源,加强战略管理和统筹谋划,提升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创新校企共育模式,共话发展新篇章。

王仁强副校长讲话  

本次涉外法治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实践教学基地签约暨授牌仪式的成功举行,为校企双方进一步开展深层次、多领域的合作,实现校企资源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供了契机,为学院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多方面都提供了更多平台与机会。

      集体合影

   

 

关闭窗口
 
   

办公室电话:65336130  辅导员电话:65313303 65360581 65327561  
地址: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区行政楼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