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通知公告 >
 
四川外国语大学2023年法律(非法学)硕士招生简章
 

一、四川外国语大学简介

四川外国语大学至今已有72年办学历史,学校以“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外国语大学”为办学定位,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始终致力于培养强外语、厚人文,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善合作、能创新的外语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国际化人才。学校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含二级学科13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含二级学科4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涵盖4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获得“B+”等级。学校与21个国家或地区的68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开展交流项目77个。2021年学校获批重庆市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和新文科示范高校。

二、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简介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是在四川外国语大学社会学系基础上整合法学专业更名而来,学院涵盖社会学、法学两个一级学科,社会学、社会工作、法学3个本科专业以及1个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办学点和1个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办学点。目前全院本科生近900人,硕士研究生100余人,教职员工40余人,其中有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重庆市本科教指委委员3人,重庆市委联系服务专家1人,重庆英才2人,博士学位者25人,高级职称22人。

学院一直秉承着“立足本土,扎根地方,融合中外,复合融通”的办学定位,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国际人才为导向,聚焦学科发展、师资队伍、科研平台、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大力开展学科建设工作,并取得显著成绩。在涉外社会工作、国际经济法、学校社会工作、反贫困社会工作、国际社区治理与服务等方面有着突出的研究和实践成果,有国际减贫与社会治理、国际移民与社会发展等多个科研团队,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及教研项目10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10余项,出版专著、编著、译著20余部,参编教材12部,发表研究成果500余篇。

学院学科发展历程短,但是发展速度快,成效显著。学校2011年开始兴办社会学本科专业,2013年设立社会工作本科专业,2018年获批社会工作硕士(MSW)专业学位授权点并开始招生研究生。2016年社会学一级学科成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2019年被认定为校级重点学科,获批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被评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社会工作学科获批重庆市十四五重点学科。目前有《农村社会学》国家级金课1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等市级一流课程5门,市级创新导师团队2个,市级课程思政名师团队1个。建立有“重庆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基地”“重庆市人文社科科普基地”、“重庆市社会工作创新创业基地”等3个市级研究基地,有“西部乡村振兴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等5个学术研究机构,有60多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学院国际化合作项目众多,与南加州大学社会工作学院长期保持有学术合作,与纽卡斯尔大学、麦考瑞大学有1+1社会工作硕士双学位项目、博士项目;我院的国际循证社会工作研究中心是国际CAMPELL学术联盟的中国区会员单位,也是中国儿童与老年健康证据转化数据库(Chinese Clearinghouse for Evidence Translation in Child & Aging Health,CCET)西南片区合作单位。

三、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简介

四川外国语大学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依托于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为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下设的法律硕士教育教学机构。中心作为重庆具有多语言优势的外语院校的法律硕士教育中心,以国家“一带一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重大战略为依据,以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两地”、“两高”定位和“四个扎实”要求,以及重庆市八项行动计划和三大攻坚战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引领,确立了“立足本土,放眼国际,扎根地方,融合中外”的专业定位以及培养掌握中外法律理论与方法,具备国际视野、政治素养过硬,在立法、司法、行政执法和法律服务等各行业领域德才兼备的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应用型法治人才的培养目标。

法律硕士教育中心现有专任教师近20名。有硕士研究生导师近10人,机构实务导师10余人,90%的教师有海外留学或进修经历,90%的教师有律师执业资格、独立董事资格、基金管理人资格等行业经验,10%的教师在重庆仲裁委员会等仲裁机构担任仲裁员。法律硕士中心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探索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内教研平台、实务平台、国际型人才培养平台,打造涉外法治课程体系,开展涉外法治人才培养。设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法律研究中心、国别经济法律研究、涉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研究等研究平台。中心与学校英语学院、商务英语学院、重庆非通用语学院等开展合作,建立健全“法律+外语+N”涉外法治课程体系。与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等共建40余个法学实践教育基地,搭建协同育人校外平台,为法律硕士的科研教学提供有力保障,精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全球观念的涉外法治人才。

、人才培养

本学位点设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法律制度、国别经济法律制度、涉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国外社区矫正制度四个研究方向。借助学校语言学科优势,建设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的法律专业硕士点,重点打造涉外法治特色实务领域。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人才培养为重点,围绕专业定位与办学特色,形成“政产学研用融会贯通”的专业办学思路,构建以人才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建设、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产学研平台建设、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为主线的法律(非法学)硕士学位培养体系。

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国际视野扩展,遵循职业能力导向,按照“两教结合,三项能力,四位一体”原则培养学生能力。即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外语+实务+研究”为主线;建构“课程学习+实践教学+行业实习+产学研合作”的四位一体教学体系;严格实行校内导师+校外导师的双导师制。

五、招生人数

我院2023年拟招收全日制法律(非法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0人,最终以学校招生计划为准。

六、考试科目(初试)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202 俄语 203 日语 244 德语 245 法语 246西班牙语 247朝鲜语(任选一门)

398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

498 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

七、参考书目

初试参考书目:

请参考法律硕士联考指导委员会指定书目。

复试参考书目:

《国际经济法学》(第二版),《国际经济法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年 1 月

八、学制与学费

全日制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学费:11000元/年。

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原则上不受理提前毕业的申请。

九、奖助学金

我校研究生可享受各级学业奖学金,优秀学生可以申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推荐免试研究生除学业奖学金外还可以享受推免生专项奖学金。在读期间还可以申请各类奖助项目。

(一)新生奖学金(一年级):一等奖8000元/生,占30%;二等奖4000元/生,占30%;三等奖2000元/生,占20%。  

新生奖学金在第一学年新生报到注册后评定。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原则上享受一等新生奖学金。  

(二)学业奖学金(二、三年级):一等奖8000元/生,占30%;二等奖4000元/生,占30%;三等奖2000元/生,占20%。根据上一学年的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学术表现、社会实践等项综合评定。  

(三)国家助学金:6000元/生,按照每年十个月逐月发放,每人每月600元。  

(四)研究生科研成果奖励:奖励标准与在职教师相同。

(五)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市级优秀硕士论文3000元/篇;校级优秀硕士论文1000元/篇。

(六)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市级硕士项目5000元/项;校级重点项目5000元/项、一般项目3000元/项、学科项目3000元/项。

(七)研究生学术交流资助:硕士1200元/生。

十、联系方式

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 包老师 联系电话:023-65327561

四川外国语大学 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网址:http://shx.sisu.edu.cn/

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院网址:http://graduate.sisu.edu.cn/

通讯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烈士墓壮志路33号

邮编:400031

更多报考信息,参看四川外国语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及考试专业目录-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http://graduate.sisu.edu.cn/info/1014/9853.htm

热忱欢迎有志于投身涉外法律实务的同学们,加入四川外国语大学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大家庭!让我们携手同进,共创未来!

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法学与社会学院

2022年9月27日

关闭窗口
 
   

办公室电话:65336130  辅导员电话:65313303 65360581 65327561  
地址: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区行政楼2楼